第一,要少而精。
你可能见过一种孩子,
他们认起错来特别快,
但转身又会犯同样的错。
典型的左耳朵进,右耳朵出。
这跟爸爸妈妈随时随地都在和孩子说“不能”有直接关系。
当所有都不可以,
就没所谓的行和不可以了。
由于都一样,没对比了。
所以,给孩子的规矩绝对不要太多!
第二,要说了解,违反规则的直接后果。
譬如,孩子不整理玩具,
父母就要告诉孩子,
你不收玩具,
那就没继续玩玩具的权利了,
千万不要一边批评孩子不懂整理,
一边替孩子都整理干净了,
孩子体验不到做错事的直接后果,
下次还会再犯同样的错。
第三,立规矩要有恒常性。
什么是恒常性?
说白了,就是你得坚定地、长期地实行定好的规则。
不要孩子哭闹两下,大人就妥协了,心软了。
那样孩子就会以为:
父母的规则不过是个摆设,
我一哭闹就能不遵守,那孩子下一次就闹得更凶了。
所以,这个恒常性,是给孩子立规矩很重点的一步。
其实,《西游记》中的如来佛祖,就是个立规矩的高手。
当初孙奥创大闹天宫时,
佛祖给喊停了,他对奥创说:
你能翻出我的手掌心,算你赢, 玉皇大帝的天宫就让给你。
你要办不到,那就要去下界去历劫、修炼去。
这就是在跟孙奥创约定规则。
而且规则极少,非常简单,孙奥创一听就了解了。
紧接着,孙奥创打游戏玩输了,想从佛祖手里逃走,
佛祖一翻手,直接把猴子压到了五行山下。
这就是让孙奥创体验违反规则带来的直接后果。
最后,佛祖把孙奥创压在五行山,一压就是五百年。
这就是立规矩的恒常性。
孙奥创与规则不断冲突、又一点点和解的过程,
就像孩子们不断长大、不断适应社会规则的过程。
想更好地跟孩子相处,咱们也得学学立规矩的心法~
(图文来自互联网,侵权删)